当前位置:首页>有色华章
镁资源“跑马圈地”的资本角逐中,镁企如何“见缝插针”活力突围?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25-08-18 15:59 来源:

在全球轻量化材料革命与 “双碳” 政策的双重驱动下,金属镁产业竞争风向或由 “技术突破” 向 “资源掌控” 偏移。而白云石作为原镁冶炼的核心原料,其矿权布局、资源储备已成为决定企业乃至行业话语权的关键变量。

近期宝武镁业因青阳项目持续亏损,将战略重心从 “技术标杆” 转向 “矿产掌控”,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路径重构,更折射出整个镁行业 “向上争资源、向下谋生存” 的深层博弈。近年来,各大资本纷纷加速 “跑马圈地” 白云石矿,镁相关企业只能是在“抢滩上游资源” 或 “深耕下游压铸” 之间“见缝插针”。

白云石:镁冶炼的 “命脉资源”,产业布局的核心锚点

镁冶炼的 “原料依赖度”,决定了白云石矿产资源的战略地位 ——没有优质、稳定的白云石供给,镁冶炼就成了 “无米之炊”。从产业逻辑看,白云石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核心维度:

其一,白云石是原镁冶炼的 “唯一关键原料”。无论是主流的皮江法,还是曾被视为创新方向的竖罐冶炼法,其生产过程均以白云石(主要成分 CaO、MgO)为基础原料,矿石的品位(MgO 含量、杂质 SiO₂占比)直接决定冶炼效率与成本。

其二,“双碳” 政策下,白云石资源成了 “低碳冶炼的前置条件”。当前镁行业减排的核心路径之一,是通过 “绿电 + 高效冶炼” 降低碳排放,而优质白云石可减少冶炼过程中的能耗与杂质处理环节。可以说,谁掌控了核心白云石矿,谁就掌握了镁产业低碳转型的 “入场券”。

宝武镁业战略转向:从 “技术优先” 到 “矿产为王”

近日,宝武镁业董事长梅小明(创始人)与总经理王强民(宝钢系代表)同时以 “个人原因” 辞职,表象背后是宝武系与创始团队长期战略分歧的集中爆发。创始人梅小明秉持 “技术导向 + 市场运作” 理念,注重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灵活响应拓展业务;而宝武作为控股股东,更倾向 “资源控制 + 产业协同”。

此次人事调整标志着宝钢系全面接管,未来战略将彻底转向 “集团化、资源导向”,放弃此前的市场灵活型打法,安徽青阳项目的定位也从 “技术标杆” 转为 “资源储备核心基地”。尽管青阳项目作为年产 4000 万吨冶镁用白云岩的超级矿山,二期 650 万吨破碎加工线已于 2025 年 7 月开工(计划年底投产,2026 年实现 4000 万吨满产),且宝武镁业合计控制巢湖云海(8864 万吨)、安徽青阳(13.2 亿吨)、山西五台(5.75 亿吨)超 19 亿吨白云岩储量,但原镁冶炼业务的亏损已迫使新管理层重新评估项目投入,从 “技术与资源并重” 转向 “聚焦矿产资源掌控”。

作为国内大规模采用竖罐冶炼原镁的企业,宝武镁业的技术路径曾被视为行业创新方向,但其长期亏损暴露的经济性问题,在宝钢系全面掌控董事会后将被重新审视,进而对镁行业产生连锁影响:一是行业技术路线或回归主流皮江法,传统皮江法产区(如山西闻喜、陕西榆林)将迎来利好;二是短期内宝武镁业或压缩竖罐原镁产能,叠加原有产能利用率不足,国内原镁供给可能收缩,推动价格反弹;三是上游设备商(如竖罐还原罐、硅铁供应商)订单结构将受冲击,皮江法相关设备需求或升温。

尽管短期面临战略调整,宝武入主镁业的核心逻辑 —— 整合上游资源、实现 “钢铁 + 镁” 协同 —— 并未改变。人事变动后,宝武系或加速剥离亏损的竖罐冶炼资产,转而通过并购优质镁矿或高效加工企业,强化对安徽青阳、山西五台等核心矿产的掌控,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对中小镁企而言,这意味着被头部资本整合或边缘化的风险加大,镁行业或将加速进入 “巨头主导” 的资源集中时代。

大资本纷纷抢滩:白云石矿资源集中化愈演愈烈

宝武镁业的战略转向,并非个例。近年来,以国有企业以及产业基金为代表的大资本,正通过 “收购 + 新建” 的方式,加速掌控国内优质白云石矿权,形成 “资源垄断” 的初步格局:

物产中大:收购整合,构建资源闭环。

2023 年,其全资子公司物产中大(浙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收购浙江柒鑫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公司原镁产能达 7.3 万吨,是全球第二大原镁生产商和最大的镁锭供应商。收购完成后,物产中大迅速整合资源,旗下柒鑫合金的内蒙古、宁夏、新疆三大基地的原镁产能满负荷运转,并配套形成了焦炭、硅铁循环产业闭环。在柒鑫公司的运营下,镁锭产量达到6.79万吨,硅铁产量4.41万吨,焦炭产量105.5万吨,焦油产量4.56万吨,粗苯产量1.51万吨,白云石开采量完成37.33万吨。原镁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到8.3%,原镁销量连续多年稳居国内第一梯队。公司跻身全球第二大原镁生产商和最大的镁锭供应商。

陕西有色:重仓新疆,布局千亿镁产业园。

今年6月12日,2025中国探矿者年会在乌鲁木齐市举办。会议期间,同步举行新疆矿业权出让项目推介会。在新疆矿业权出让项目推介会上,集中推介了162个具有较好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和资源潜力的矿业权出让项目,项目涉及油气、煤炭、铜、金、镍等主要矿产,具有较好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和资源潜力。其中,能源矿产23个,金属矿产135个,非金属矿产4个。据了解,陕西有色控股集团将在新疆布局百亿元以上全链条镁产业园区,联动中亚、蒙古两大国际市场。

金开新能:“绿电 + 矿产” 协同布局。

以金开新能科技为代表的企业,在矿产资源布局上同样有着独到探索。2025 年 3 月,金开新能宣布出资 20 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金开新疆煤制气有限公司,旨在依托新疆准东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与优越的风光资源,探索 “绿电 + 煤化工” 融合路径。5 月,新疆金开镁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 2000 万元,由金开新能间接全资持股,经营范围涵盖有色金属合金制造、冶炼及加工等业务,这无疑是金开新能在新疆拓展金属材料产业布局的重要落子,虽暂未披露详细的镁矿资源获取计划,但从其布局动作来看,有望通过收购、合作开发等模式涉足镁矿领域,为后续镁合金材料生产筑牢资源根基。

不难看出,国内优质白云石矿权正加速向大资本集中。据行业观察,山西、安徽等传统镁产区的核心白云石矿,已多被国企纳入掌控范围,唯有新疆等地,成为资源争夺的 “最后一块蓝海”。

镁企业活力突围:抢滩新疆 “新矿场”,深耕压铸 “新赛道”?

在这场 “跑马圈地”的资本角逐中,企业如何突围 “上游无矿、中游微利” 的困境?

东方希望集团——平凉合作项目。

东方希望集团总部位于上海浦东,作为上海民营企业总部的佼佼者之一,其旗下300余家子公司遍布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越南、印尼、新加坡、柬埔寨等国家。东方希望集团不仅在电解铝及氧化铝生产领域跻身世界十大生产商之列,还以其领先的规模和技术在光伏生产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在2023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甘肃)中,平凉市成功签约了与东方希望集团的多个合作项目,其中包括崆峒区白云岩(镁矿)资源一体化开发项目等,总投资额高达123.4亿元。同年8月24日,平凉市与东方希望集团在兰州举行对接座谈会,双方就深化地企合作、推动项目建设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

“白云岩绿电驱动冶炼30万吨金属镁及尾渣循环利用项目”。

再看另一家公司,苏鲁赛因矿业(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10日,注册资金一亿元,主营矿山开采、冶炼、加工以及进出口贸易。公司立足新疆,致力矿产资源开发目前拥有新疆和田县优质晶质石墨矿一座、若羌县大型白云岩矿一座、皮山县大型石膏矿一座,参股哈密市大型金矿一座。公司下辖新疆苏鲁赛因矿业公司、新疆户苏矿业公司、新疆越益矿业公司、江苏莹泰镁业公司等4个子公司,另控股新疆克萨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一亿美元,港台资企业)。目前公司已启动在若羌县的“白云岩绿电驱动冶炼30万吨金属镁及尾渣循环利用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新疆苏鲁赛因矿业有限公司为中国石材协会矿山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自然资源部和住建部《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参编单位之一。

矿业权位于中国新疆巴州若羌县罗布泊镇境内,面积7.3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100米根据详查报告,岩石为白色厚-巨厚细晶白云石大理岩,矿石品种为“羊脂白玉”大理岩,属于优质饰面石材用大理岩矿,主要化学成分平均值:CaO30.10%、MgO21.59%、SiO20.15%,符合冶镁用白云岩工业品位要求,其中查明饰面石材用大理岩216.1万m矿区内冶镁用白云岩资源估算储量达到14000万吨以上。2024年取得采矿权证。

基于新疆丰富的光伏资源和电价优势,苏鲁赛因公司已启动在新疆若羌县经济开发区的“白云岩绿电驱动冶炼30万吨金属镁及尾渣循环利用项目”,占地面积1000亩,计划投资50亿元。

中泽控股集团100万吨金属镁产业。

此外,中泽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泽集团,自1995年创立以来,便以投资并购和企业运营为核心业务,深耕于多个领域,成长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型民营集团。其管理总部扎根于辽宁省沈阳市,投资总部则设立在北京市。多年来,中泽集团形成了以铁合金、炭素、镍业、钼业、科技物流为主的五大核心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经营结构,资产规模日益扩大,社会影响力也逐步增强。中泽集团在新疆地区也有着重要的产业布局。其旗下企业新疆吉铁铁合金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硅铁项目,作为新疆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的“5+9”重点项目之一,于2022年10月正式开工。这一项目不仅连接了新型煤化工、冶金和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还将在建成后为师市钢铁、镁基产业提供优质的铁合金还原剂,为企业节约运费、降本增效。中泽集团继续保持其在投资并购和企业运营领域的领先地位,计划在新疆地区进一步布局100万吨金属镁产业,以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泽集团在新疆地区也有着重要的产业布局。其旗下企业新疆吉铁铁合金有限公司年产200万吨硅铁项目,作为新疆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的“5+9”重点项目之一,于2022年10月正式开工。这一项目不仅连接了新型煤化工、冶金和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还将在建成后为师市钢铁、镁基产业提供优质的铁合金还原剂,为企业节约运费、降本增效。同时,该项目还将消纳师市新能源发电80亿度,成为师市区域内“源网荷储”重要的负荷端,预计将直接带动新能源投资约240亿元,并间接推动师市区域内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展望未来,中泽集团将继续保持其在投资并购和企业运营领域的领先地位,并计划在新疆地区进一步布局100万吨金属镁产业,以推动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中泽集团将秉持着创新、务实、高效的企业精神,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实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话语权争夺不是目的,产业链协同共赢才是未来

围绕白云石矿产布局的博弈,本质上是镁产业在 “双碳” 与轻量化革命下,对 “资源安全 + 技术创新 + 市场活力” 的协同探索。资源是根基,但技术与市场是灵魂 —— 没有资源的技术是 “空中楼阁”,没有技术与市场的资源是 “沉睡资产”。

上游资源抢滩强者很强,下游产业链延伸优胜劣汰。从当前形势看,大资本掌控白云石资源后,通过整合矿山、优化开采加工流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均是资源高效配置的体现。着眼未来资源安全、具备资金实力与区域资源整合能力的民营镁企,更倾向于抢滩新疆白云石新资源,从原镁冶炼向上延伸至矿权掌控,以此突破未来可能面临的原料 “卡脖子” 困境;而侧重短期生存与市场适配的民营镁企,则选择从镁合金加工起步,进一步延伸至压铸领域,通过产品多元化与技术创新、快速市场响应,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总而言之,镁产业的话语权不是某类资本的 “独角戏”,而是国企的 “资源根基” 与民企的 “市场活力” 协同共生的结果。只有当大资本的白云石资源与镁企的下游创新形成联动,我国镁产业才能真正从 “规模领先” 迈向 “质量领先”,在全球轻量化材料竞争中占据核心地位。


0.3672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