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简报
身处产能过剩泥淖铝业艰难变身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14-05-07 16:21 来源:

身处产能过剩的泥淖中,铝加工企业正在苦苦探索突围的方向。虽然工信部等部委和国务院连续出台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消化产能过剩并实现产业升级,注定是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

几年前的行业盛况,已成明日黄花。

经济高涨时期,只要上项目,很快就能回本、赚钱。电解铝产能和下游的铝加工产能,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出来。

 

一位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那些年市场好谁投资谁赚钱。我国的冶炼加工技术比较先进,设备建造成本比国外低很多。例如一吨电解铝产能,国外要一万美元才能建成,而中国只要一万元人民币就能建成。有些企业家七搞八搞,甚至5000元就能建成。哪怕是一个农民企业家,只要到了设计研究院经过一定的程序都能够投产达产。”

在各种力量驱动之下,中国的电解铝产能和铝加工产能都已超过全世界的一半。

惨烈的市场竞争令一些企业开始大打价格战,其直接后果是装备水平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订单增加了,产品成本上升了,但产品的加工费下降了,效益下降了。

据高盛测算,以现金成本计算,中国约有50%(合1100万~1200万吨)铝产能处在亏损状态,相当于全球总供应的 25%左右。

“铝加工项目同质化的大手笔投资,是造成中国铝加工材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之一。”北京佰汇方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登文此前在一次铝行业研讨会上说道,而由此带来的则是残酷的市场竞争,从而导致铝加工行业整体进入“微利时代”。

而继原铝之后,中国的铝加工产能过剩也已经显现。以铝箔为例,据统计,中国2012年铝箔产能达到350万吨,产量270万吨,产能利用率不足80%。“在"十二五"末期和"十三五"期间,铜、铝短期的、结构性的过剩已成必然。”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世光也曾如此坦言。

0.4245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