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泰铝业此前公告称,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为 “铝板带箔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截至 2013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已向募投项目投入 2.36亿元,未达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计划进度。原因是“外部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铝板带箔行业产能增长势头迅猛,面临产能过剩”。
上市公司尚且如此,中小企业日子就更加难过。
有调研结果显示,2014年2月,河南铝加工企业开工率和订单量都停滞不前,元宵节过后仍有许多中小厂还没有开工。同期,浙江地区铝加工企业的开工率以及月平均订单量都在减少,年后铝加工厂商面临人工工资上涨的压力,招工难度加大,当地铝加工行业生产显得尤为艰难。
在化解产能过剩的问题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心态并不一致。工信部等牵头化解产能过剩的部委,要面对的是来自地方政府的强大阻力。和中央不同,地方上倾向于上项目,而不愿意关项目,压产能对于曾以GDP为主要政绩指标的地方官员来说,是万不得已的选择。
“冶金和金属加工类项目体量大、税收高,容易带来GDP增长,地方政府都极力支持。有些地方甚至直接命令企业今年产量要扩大一倍。” 上述冶金行业专家说。
除了地方保护,电价双轨制也成了电解铝产能扩张的重要根源之一。
电解铝生产过程当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新疆、内蒙古等地靠近资源产地,电力价格低,吸引了不少新建的电解铝产能。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2013年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称:“(有色金属)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急需破解体制机制障碍。目前国内大部分行业冶炼产能过剩,电解铝行业最为突出。2013年末国内电解铝产能为3200万吨,比上年增加400多万吨。不公平的电力体制是电解铝产能无序扩张的主要诱因,急需推进电力体制改革,为铝工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该协会在2014年2月发布的信息称:“目前产能西移步伐仍在推进,新疆、内蒙古等电力成本低的地方成为迁移中心,铝行业的成本重心下滑,长期基本面恶化趋势未有改变。得益于资源丰富、电力成本低等优势,西部地区电解铝企业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这直接导致新疆等西部地区的电解铝产能持续扩张,加之中东部地区电解铝减产规模有限,未来国内电解铝产量仍将处于高位。”
投资热度依然高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我国累计完成有色金属合金制造和压延加固定资产投资3701.5亿元,年平均增幅达44%。“十二五”前3年完成投资总额为7372.9亿元,相当于“十一五”5年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