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3545家企业的调查显示,67.7%的企业认为,要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其中认为需要“5年及以上”的企业占到22.7%。
据统计,500种工业产品中,中国已经有200多种产量居世界第一,5月22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指出,中国经济正在由工业化中期进入工业化后期,持续多年的低水平低成本产能扩张到了转型换挡阶段,一些不适应这种转变的产业和企业面临新的洗牌。
对于多年来屡次调整产能屡次过剩的“怪圈”,张立群认为,这与市场和成本条件变化有直接关系。随着市场由供不应求到普遍供大于求,工资、土地、排污等价格明显提高,中国更加注重单位GDP的“含金量”,提升发展的内生动力,提质、增效、减量成为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