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煤炭大省,山西有着丰富的电解铝资源。1月7日,记者从省经信委了解到,为了不断壮大铝产业规模,延伸铝产业链条,使铝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未来5年内,将建成铝深加工产业园,打造“1461”产业体系,到2020年工业总产值将超300亿元。
据悉,该产业园区位于永济,目前园区内已有规模以上企业10家,初步形成了铝锭(铝液)—铝合金棒(铝大扁锭)—铝型材(铝板材)—汽车配件为主的产业链条。主要产品有铝及铝合金锭、铝合金棒、铝合金扁锭、铝合金铸轧卷、铝合金型材、铝合金板带材。有铝粗加工能力59万吨,铝加工材生产能力达7.45万吨。但也面临电解铝生产成本较高、电解铝产能与铝加工产能不匹配,铝材深加工比例低等突出问题。
按照规划,园区将打造“1461”产业体系。即依托华圣铝业,发展建筑和工业用铝型材产业链、汽车和消费品铸造零部件产业链、铝板带箔产业链、电子铝箔产业链等四大产业链,打造建筑、交通、电子、包装、电器、消费品领域用铝深加工六大铝深加工板块,完善横向配套产业,如现代铝物流、挤压磨具、阳极碳素等。
到2020年,园区内铝深加工企业总数力争达到50家以上,园区高纯铝生产能力1.5万吨;粗加工生产能力69万吨,铝深加工产品产量超过27万吨,深加工比例达到40%以上,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