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贺怀钦
我国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告别,低速、稳定、持续增长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的经济发展态势。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电解铝行业面临产品价格低迷,行业整体亏损,财务杠杆高企等突出问题,行业存在较高的信用风险。
一、中国电解铝发展现状
据统计,2014 年底中国建成电解铝产能将突破3500万吨,同比增长12%以上,其中新增电解铝产能约450 万吨。中国电解铝的产能、产量均达到了世界总量的50%。特别是新疆、内蒙等能源丰富省份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优势,邻省山东依靠政府的大力开放、支持政策,建设了大规模电解铝项目,加剧了电解铝产能过剩,直逼中国尤其河南的电解铝企业长时间在困难中前行(虽然各级政府已给予最大支持)。山东某企业据说产能已超600多万吨,目标1000万吨,目前还在突飞猛进;新疆电解铝产能规划1300万吨,已建成了500多万吨,还有忠旺公司营口电解铝项目等也陆续启动。随着电解铝400KA、500KA、600kA以上的特大型电解槽装备技术成功开发及工程应用,铝电解系列不停电停、开槽技术,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技术以及一些新材料、新工艺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使中国铝电解技术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技术进步、成本下降、落后产能倒逼退出、扩张产能增速趋缓的背景下,中国电解铝企业盈利空间将进一步缩小,微利经营发展将进入新常态。
2014年政府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在促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也利用市场的力量,加大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大范围的刺激政策或大规模的投资规划未能按以前常规出现,作为电解铝行业主要下游房地产、汽车行业的需求随之大幅回落。疲弱的下游需求加剧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危机,使电解铝企业处境更为艰难。
从近两年全国加权平均成本与长江现货电解铝平均价格相对比看,多数时间处于亏损状态。2014年动力煤价由年初10.15元/百大卡,下降至年底的8.2元/百大卡,下降幅度接近20%。拥有自备机组的电解铝企业的生产成本也随之下降,但是2014全年长江铝均价 13478元/吨,低于全国多数电解铝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吨铝亏损大幅扩大。据统计,2014年中国电解铝企业亏损达到了80%。
当前,在产能严重过剩、下游需求疲弱、电价政策区域不平衡等方面的影响下,国内电解铝行业短期难以走出低迷格局。
二、对河南电解铝的一些看法
自2010年以来,河南电解铝优惠电价取消,伴随着电价的不断攀升,河南电解铝企业开始出现大面积连年亏损,企业经营难度日趋严重,省内能耗较高的小型电解槽不得不关停,大型电解铝企业也不同形式采取间断减产措施,全省整体产量持续下滑,这与全国电解铝规模的快速扩张向背而驰。据统计,河南2014年电解铝在线产能仅312万吨,约占全国的11%,排名由今年8月份之前的第二降至第三位甚至是第四、五位。取代河南第二位次的是新疆,由第三位的12%,上升到第二位的16%。综合来看,山东仍占据第一的位置,比重则由 18%提高到19%。新疆、甘肃、内蒙等根据目前项目建设情况,2015年仍有电解铝新产能建设,计划新建产能约203万吨,新增投产计划有385万吨。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河南电解铝在全国比重下降的趋势还将继续。
为扶持电解铝企业的发展,省政府也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行业生存运行,但是企业目前经营、发展之路仍然十分艰难,究其主要原因还是电价政策。目前,随着“压小上大”自备机组的投运,河南电解铝企业自备电比例已大幅提升,企业用电成本下降,但是收取的过网费基本在8分/度左右,相比其它省份0-4分/度的标准偏高,致使河南电解铝亏损较大,企业经营异常艰难。
虽然我省发展电解铝的某些单项条件虽比不上西部地区,但综合条件却是全国最突出的。一是具有区位和交通优势。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四通八达,交通极为方便,市场成熟且辐射面宽广,特别是贴近沿海地区的消费市场。二是产业发展综合条件良好。我省电解铝相关资源丰富,产业链顶端有丰富的铝土矿和煤炭资源,有国内最大的氧化铝供应基地,中间电解铝生产有自备机组,下游有铝加工产业,铝加工后面还有一个当前产能150万吨的再生铝产业,铝工业产业链是全国最完善、最完整的。三是管理和技术优势明显。经过近五十年的建设和发展,我省电解铝企业生产能力居全国各省前列,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预焙铝电解槽及成套生产技术,电解铝单槽平均产量、技术水准、能耗水平等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拥有一支能力强和经验丰富的生产管理队伍。
三、电解铝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虽然目前我国电解铝全行业处在煎熬中,但从长期来看,电解铝的产能过剩属于阶段性过剩。第一,虽然产能利用率不到80%,但近几年在逐步提升。过去5年,电解铝产能年均增长9.5%,产量年均增长13.7%,产能增长速度低于产量增长速度。第二,当前我国电解铝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小而分散,而产业集中度低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重复研发、重复建设问题严重。根据工信部的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电解铝等八大行业为重点,全力推进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品结构,缓解供需矛盾。第三,未来国内对铝的需求较大,相对于其他“绝对过剩”的行业而言,由于铝有质量轻、耐腐蚀、可回收等诸多优良性能,在铝的使用过程和整个生命周期里都具有节能减排和绿色功效,在交通、机械制造、建筑、电力电子等行业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许多有色金属材料具有优越性能,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拓展应用领域是有潜力空间的。当前的过剩,并不是社会不再需要有色金属材料,而是由于我们的产品结构、技术水平、营销模式,同社会的需求还不适应。在我国节能减排大背景下,铝的应用和消费前景较好。而且目前我国人均铝的消费量约为15公斤,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均25公斤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增长空间。
四、豫联集团采取的措施
未来五年,豫联集团将把铝精深加工作为主要方向,全面加快年产60万吨高性能铝合金板材项目建设,新产品研发,消费市场开发;并以该项目为载体,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进军下游终端高附加值铝制品领域。同时,在保持现有电解铝产能不变基础上,持续推进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全面提升公司在铝加工方面的科技创新水平;向上游延伸发展煤炭、电力,完善产业链,逐步推进企业由传统行业向高端制造业的转型。
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豫联集团邀请具有几十年铝加工经验的国外专家团队加盟企业,为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尽快实施产品专业化、批量化的生产,尽早进入世界铝加工高端市场。截至去年底,该项目熔铸生产线,热轧生产线已经开始量产,配套的冷轧项目2500mm单机架冷轧机于2014年6月26日成功轧制出首卷铝合金带材,双机架冷轧机预计2015年6月底前开始调试,精整车间预计年底前可以全部建成投产。从去年6月份开始,豫联集团易拉罐罐盖料、拉环料放量生产,罐盖料开始向市场供货,罐体料初步具备冷轧开发能力,双零箔坯料、汽车罐车料等产品正常生产,已与数十家下游大型铝加工客户进行合作。
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豫联集团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去年9月1日,公司首次获得海外5000吨铝精深加工产品订单。同时,先后与韩国、美国、印度等国际客户签订购货合同,标志着公司开拓国际铝合金高端市场的发展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5年,公司计划生产热轧卷25万吨,冷轧卷5万吨以上,计划实现项目的盈亏平衡(除财务利息)。同时,为满足公司高端铝加工产品需求,公司计划建设一条5万吨精铝生产线。
为尽早发挥项目经济效益,公司将利用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平台优势,继续开展与上海交大、中南大学等院企合作范围,建立博士流动站,引领研发新产品,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培养专家技术队伍,加快推动企业由传统铝电企业向国际一流的高端铝精深加工企业转型升级。
五、建议
一是联合呼吁政府解决企业自备电过网费过高、转型升级项目建设资金紧张等突出问题。
二是在当前铝价低迷情况下,建议省政府启动铝锭收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铝价的进一步下跌。
三是加强铝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
四是利用河南铝工业的产业优势,参照长江有色金属网模式,规划建设河南铝产品交易平台,提升河南在铝加工方面的定价话语权,增强影响力。
五是建议有色协会积极向国家主管部门汇报中国电解铝存在的产能过剩,项目违规建设以及区域不平等电价等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