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简报
行业低迷时期 亟须技术突破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16-05-16 16:22 来源:

第四届全国湿法冶金工程技术交流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康义在报告提出,有色金属行业连续几年出现亏损,行业急需技术突破。会上记者采访了一些来自工程公司、生产企业和装备制造企业的科技专家,他们所谈话题侧重点都是围绕行业技术升级发展献计献策。有专家表示,一手抓技术创新,一手抓工匠精神,今后将会伴随从低陋粗放型到追求高精尖细发展方向。工匠精神在李克强总理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目前很多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人员也发出声音,用技术人员的工匠心,让技术有突破、产品有突破,必须从注重细节入手。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陆业大:加压技术助力清洁生产及资源高效利用。此次会议,我们针对当前湿法冶金行业需求,为生产企业和相关配套设备企业介绍最新的加压技术,这一技术的核心内容对企业进行多种有价金属综合回收和达到环保及清洁生产要求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去年行业低迷,很多冶炼企业却没有出现亏损局面,这与行业技术水平所起到的关键支撑作用密不可分。以前的好矿现基本都开采完毕,伴随而来的是更多的复杂矿和难处理矿,而且这些复杂矿和难处理的铜矿、金矿、钼矿当中,普遍存在含砷很高的情况。一方面随着严格环保制度的不断加码,砷的剧毒对环保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对于复杂矿和难处理矿采用以前的常规工艺存在资源综合利用率低,金属回收率不高等问题,所以用什么技术能进一步除砷实现环境友好和如何实现含砷矿的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成为目前冶炼企业最为关注的重点。随着冶炼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对于原料中有价金属进行高效回收利用已经让企业尝到了甜头,将宝贵资源做到了最大化利用,将生产废渣吃干榨尽是行业的趋势,加压技术就为行业的这个趋势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贾著红:让发展成果实现共享。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学习工匠精神,把产品做得更细致一点。任何产品从研发、设计、实验,再到批量投入生产,都需要一个特定的过程,包括我们的设备制造和原材料制造,以及后期的深加工产品都应该要有认真严谨的态度,不能只顾产品尽快出炉,而忽略事物的本来规律,如果仅凭自己愿望做事,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反倒会把一连串的事情都办糟。目前正在上项目的企业,不应该完全引进国外的设备,国外的设备是我们的昨天,可以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作为研究进行深度剖析。同时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国外先进的技术经验跟我们的优势相结合,把技术发挥淋漓尽致。实际上这些年来,我们国内很多企业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一些产品已经完全取代了国外的产品。企业之间研发出好项目和装备后,要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交流,共同提高,唯有此,才能带动我们国家的快速发展;而拥有先进技术成果的企业,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和更多企业分享成果,这样相比引进国外的技术装备,费用和成本将会大幅降低。另外,已经应用这些技术的企业,还可以对新企业作进一步的技术支持和帮助,通过开放性讨论,实现创新发展。否则一些人为的技术壁垒,将技术束缚高阁,互相提防,闭门造车,都不利于共同进步和提高。事实告诉我们,国外在刻意封锁技术的同时,就是怕我们进步,我们不能再封锁防范自己,要让发展成果共享。

赤峰中色锌业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黄善云:倡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什么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德国和日本占据最多,因为他们传承着工匠精神。实际上,注重细节、严谨,一丝不苟才能打造出高端产品。而作为科技工作者,想要有一份沉甸甸的收获,必须驻守实验室,沉下心来搞科研,因为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锌冶炼企业目前困难仍然突出,打造行业最优产品,工匠精神举足轻重。技术创新是永恒的话题,但创新必须舍得资金、人力、物力大投入,就拿企业近些年来下大力度自主研发的“高温高酸浸出渣银锌综合回收”新方法来说,不仅填补了用湿法工艺综合回收浸出渣中有价金属的空白,而且能最大限度利用资源,所以锌冶炼企业搞好渣中有价金属回收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力措施之一。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李炬:立足现状,挖潜改造。从目前国际市场和行业的低迷情况来看,新建冶炼项目的可能性都大幅降低。企业积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即立足现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度挖潜改造。在此过程中,一是要提高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和设备能力;二是在“三废”排放方面,以前困扰大气排放的烟气技术已经有效突破瓶颈,接下来污水的排放需要花大力气大代价进行产学研深度合作整治研发,这些方面恩菲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包括污酸的浓缩、污水的浓缩结晶等,目前这两方面已经进展到工业性的实验阶段;三是在行业的寒冬中,希望科研院所、设计单位与企业联手应对困难,改变观念和理念,加大转型力度。

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倪恒发:企业发展人才是核心要素。目前国外锌冶炼200kt/a规模用工在300人左右,国内2000人左右。针对这种差距,豫光也早有筹谋和部署,在新增项目上控制用人总量,原则上增项目不增加用人,主要途径为加快产业和装备升级,为此豫光成立了一院八所,从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引进消化吸收三个方面进行切实提升。譬如,豫光锌业赤铁矿炼锌工艺就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用工少的特点,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产业化;在装备研发方面,锌业公司自主研发适合国内锌冶炼现状的“短流程析出周期”的自动剥锌机组正在调试中。无论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都离不开人这一最核心的生产要素。近些年来,豫光金铅集团发展非常迅猛,在人才培养方面更是独具特色,一是依托“一院八所”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将自主培养和筑巢引凤相结合,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在行业基础性、集成性、前瞻性技术上下功夫。特别是项目育新人,让一批技术人才挑大梁,跟随项目茁壮成长;二是让一线成为高技能人才集聚地。针对岗位需求和职工特点,大力开展岗位技能专项提升培训,让高技能人才在关键岗位起到关键作用;三是对长时间不能取得科技创新成果的,进行合理调整,确保研发机构和科技人员的研发效能。他说,人才的培养不一定采用传统企业的培养方式,企业可以采用自身培养方式,也可以借用外力和智力等多种并行方式,打造人才队伍。

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厂研究中心主任吴建明:资源综合回收助力行业走出困境。在当前形势下,国内有色金属企业走出困境,需从以下三个方面采取强化措施。一是创新管理,精细管理流程,以市场为中心,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产品积压;二是应用先进技术,淘汰落后产能,以高效绿色冶金技术为主导,减少高耗能高污染工艺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过程的金属直收率,实现降本增效,坚决杜绝生产过程大量产生污染源,同时大力投入环保措施治理污染;三是实现有价金属综合回收,变废为宝,增加产品附加值,以前大多有色金属企业以回收主金属为主,其他含量较低的有价金属元素以杂质形式进入冶炼废渣,不仅增加了后续废渣的处理成本,而且造成了有价金属的浪费,因此,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资源综合回收是助力有色金属产业走出困境的最有效途径。

(摘自中国有色金属报)

0.4264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