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月,全国有色金属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市场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4月全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中,有色金属类商品价格指数比今年年初上涨8.1%。与前期低点相比,今年5月初铜、铝、镍等重要有色金属普遍上涨。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局面未能持续。目前国内有色金属价格跌幅为10%左右,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铝、锌主力合约价格已经连续数周下降。
中国有色金属行情在强劲反弹之后,未能发展为全面反转,主要受到五个方面因素制约。
一是决策层否决了短期性强刺激,尤其是反对加杠杆强推经济增长。最近权威人士告诫市场,中国经济“L”型走势将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的幻想。现在市场降准和降息预期正在消退,市场信心也受到很大打压。受其影响,一段时期内,中国有色金属需求难以显著增加,包括实体经济需求、补库需求、投机需求等多个方面需求。
二是中国有色金属产能巨大。尽管因为前期市场价格跌破中位成本,全国有色金属企业利润急剧缩水,甚至出现亏损,致使产量减速,市场供求关系改善,但是这些庞大产能依然存在,并未真正退出市场。而一旦价格回升至有利可图,几乎所有企业都会争先恐后复产和增产,地方政府出于多方面考虑也会乐观其成。如果重现严重供大于求局面,价格势必再次大跌。
三是由此引发市场恐高心理。受其影响,有色金属全产业链哪个环节也不敢大量囤积货源,致使社会库存一直低于合理水平。今年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中,分项原材料库存指数为47.4%,比3月下降0.8个百分点,低于临界点,表明制造业有色金属、钢材等主要原材料库存量继续下降。
四是现今中国资金市场上“钱”太贵。据有关资料,最近发行的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是1.71%,而最近发行的中国三年期国债,利率为3.9%,五年期为4.32%,这还是已经下降后的利率水平。两相比较相差将近3倍。由于资金市场上“钱”太贵,指望资金市场上“借鸡生蛋”很难获利,所以抑制了各领域的投资积极性,尤其是抑制了国民经济“短板”领域的民间投资,因为这些领域的平均利润本来就很低,所以才会成为国民经济“短板”。目前中国投资形势仍不理想,尤其是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速大幅回落7.9个百分点。
五是美联储加息预期。美联储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世界央行”。虽然目前美联储继续按兵不动,但美联储加息预期仍在,并且对于全球大宗商品行情形成威慑。如果美联储继续加息,一般情况下将会引发美元指数上升,压迫有色金属产业链成本,从动力、燃料、矿石、焦炭及物流费用的全面走低,最终有色金属成本再下台阶,其价格成本支撑力度相应削弱。
正是因为上述五个方面因素制约,所以有色金属价格在超跌反弹后难以持续下去。而有色金属市场行情的全面反转,则需要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需要世界主要基础建设的高潮兴起,需要“一带一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大规模启动,需要中国经济补短板的全面落实与提速,需要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全面显现等,但目前这些条件都不具备,所以短时期内有色金属行情难以全面反转。
近期铜、铝、锌、镍等有色金属价格未能持续上涨,再次回落,其实是前期投机泡沫的积压,更有利于有色金属市场的健康发展。前期有色金属价格上涨因素,除了超跌反弹、需求好转等主导因素之外,投机资本乘机炒作,推波助澜也是重要原因。有色金属价格因为投机泡沫而过快、过猛上涨,确实不利于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比如抑制中国外贸顺差红利、加大国内物价成本推动、冲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未来市场风险、挤压宏观调控施展空间等。正是看到了这种弊端,所以国内监管部门迅速出手,商品期货交易所相继出台监管和降温措施,包括提高交易手续费、增加保证金、打击高频交易等,重点抑制市场过多投机泡沫,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而随着有色金属价格的大幅跌落,市场行情中的投机泡沫势必受到很大积压,当价格跌落重新逼近中位成本之后,也会抑制过剩产能的较多释放,这有利于有色金属市场的健康发展。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看到,中国有色金属市场“好声音”仍在发声,也并未消失。比如近期决策部门继续在短板领域大手笔投资,发挥其在经济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一是启动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重点推进303个项目,投资约4.7万亿元;二是国务院斥资万亿元,振兴东北经济;三是针对民间投资增速急剧下滑(今年一季度,我国民间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9个百分点),发改委出7招稳定民间投资,这些都会成为有色金属巨大需求潜力。
由此可见,因为市场价格大幅涨跌会对有色金属产量产生巨大影响,并且最终引发供求关系巨大变化;因为有色金属生产对于中位成本敏感,真正决定其产量增减方向与增减力度;因为社会库存低于合理水平,市场供求关系“蓄水池”缓冲效应薄弱;因为决策部门继续进行国民经济短板领域投资,有色金属市场“好声音”继续发声;因为美联储加息预期;因为市场多空双方博弈力量的强大与均势;还因为投机资本双向推波助澜,所以年内有色金属市场继续“过山车”行情,这个市场预期亦维持不变。
(兰格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