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简报
前5月河南省有色金属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16-07-07 17:47 来源:

 

1-5月份,位列国内有色金属工业第一方阵的河南有色工业,开局向好。得益于全国大宗商品价格回升的大形势,得益于“十二五”以来有色金属工业进行大进行了规模的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对困难企业有效的帮扶措施,同时也得益于产业链更加完善、企业生存发展能力逐步提高。但国内有色金属工业所面临的需求不足、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的严峻形势并没有根本转变,下半年行业发展与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仍不容乐观。

一、行业运行概况

(一)行业生产基本平稳。1—5月,河南十种有色金属产量22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88%,同比增长0.94%,增幅高于全国平均增幅0.64个百分点。其中,电解铝12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0.27%,同比下降6.17%,降幅比全国大4.47个百分点。铜17万吨,同比增长191.34%,铜的大幅度增长弥补了铝的减产;铅6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8.66%,同比增长5.15%,全国为下降3.6%。此外,铝材426万吨,占全国的18.96%,增长7.86%,增幅低于全国4.54个百分点。氧化铝497万吨,占全国的21.09%,同比下降9.47%,降幅大于全国5.36个百分点。

(二)行业利润保持低速增长

1—4月全省872户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8.1亿元,同比下降0.3%;利润总额105.2亿元,增长1.9%。其中:

325户铝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82.7亿元,同比持平;利润 30.7亿元,同比下降4.36%;税金 15亿元,同比下降14.77%。

6户铅锌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1亿元,同比增长17.8%;利润3.9亿元,增长62.5%。税收2.9亿元,增长190%.

17户铜冶炼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6亿元,同比下降5.7%;利润1.9亿元,增长5.6%。48户铜加工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2亿元,下降1.4%;利润4.3亿元,增长16.2%。

45户钨钼矿采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2.2亿元,下降17.6%;利润0亿元,下降100%。34户钨钼冶炼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3.5亿元,下降4.3%;利润7.1亿元,增长24.6%。

(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一定势头

据省统计,1—4月全省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投资258.31亿元,占同期全省工业总投资的6.48%。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投资96.55亿元,增长84.2%;有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投资161.76亿元,下降10.2%。

(四)重点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洛钼集团2013年收购了澳大利亚北帕克斯铜矿80%股权后,成为国内最大的钼生产企业、最大的钨生产企业、澳洲第四大铜生产企业。5月20日洛阳钼业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不超过180亿元,用于收购巴西铌、磷资产项目和刚果(金)铜、钴资产项目。这样,洛钼集团将晋级稀有金属全球老大位置。

(五)产品价格普遍上涨。电解铝价格从年初的10700元/吨,上涨到6月21日的12440元/吨,上涨16.26%。电解铅从年初的12600元/吨,上涨到12750元/吨,上涨1.2%。电锌价格从年初的13500元/吨,上涨到15700元/吨,上涨16.3%。钼精矿价格从年初的720元/吨度,上涨到830元/吨度,上涨15%左右。

二、行业运行整体平稳的原因

政府政策引导与扶持,推动了有色金属工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现存企业竞争力有所回升。

一是加快淘汰落后,严格环保治理,压缩过剩产能,现存企业竞争力有所回升。全省电解铝企业数量由2005年的21家缩减到目前的7家,前5家产能占了全省的90%。铅冶炼企业数由2005年的68家减少到目前10家,主要集中在济源、安阳和灵宝等市县。短流程炼铅新工艺在全省推广应用,使铅冶炼工业稳居国内领先地位。“十二五”期间,国内电解铝产能从2200万吨扩张到近4000万吨,猛增80%以上,河南省同期电解铝产能由450万吨压缩到350万吨,现存企业基本上都是铝电联合企业,平均竞争力有所提升。

二是完善产业链条、推动转型升级。省内电解铝企业发挥煤电铝产业链优势,主要企业伊电控股、中孚实业、万基控股、焦作万方、永登铝业均汇报一季度同比由亏转盈。豫光金铅等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大综合回收力度,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企业运用市场倒逼机制,深化内部管理,加大科技投入。神火集团新疆项目5月份实现盈利1,2亿元,永城本部单月盈利3203万元。万基控股集团今年各项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明显降低,3月起实行了五年来首次盈利,二季度保持了盈利水平;伊川电力集团铝加工板块产销两旺,成为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孚实业公司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挖潜,通过加大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实现经营增效,一季度实现利润1.1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4409万元。

四是行业协会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推动“降成本,补短板,调结构,促发展”行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组织产业发展、技术经验座谈、专项问题座谈交流活动。

三、未来走势判断

虽然当前有色金属产品价格有所回升,但行业发展的风险和挑战并未减轻。

一是有色金属供应过剩局面还会持续。过去一个时期,由于价格上涨,引发大型有色金属矿山项目和电解铝项目的集中建设,到目前为止,新建产能还在不断释放,加剧了市场供应过剩局面。从供需形势看,有色金属市场不容乐观。

二是金融杠杆的负面作用显现。主要有色金属产品具有衍生金融属性,在市场活跃期间,其金融地位上升,成为融资的重要工具,金融杠杆成为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动力,也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出现疲软,有色金属的金融地位明显下降,金融机构对企业抽贷的情况时有发生,金融杠杆成为加速价格下滑的润滑剂。在去杠杆的作用下,不少有色金属生产企业资金链越绷越紧,凸显了经营风险。

三是国内外市场融通问题仍待解决。随着全球有色金属市场竞争的加剧,贸易摩擦不可避免。2016年,我国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特别是铝加工产品出口,有可能出现下滑,这将严重影响国内铝消费的增长。

对下半年运行情况的判断:一是看生产增速或许还是下降。二是投资继续调整。有色金属冶炼项目投资将继续下降,矿山和精深加工项目投资增幅回落也将更加明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出现负增长。三是进出口贸易下滑难以改观。四是价格维持目前状况难度较大。五是企业减亏加大,但离大多数企业实现盈利还较远。

从当前情况分析,2016年,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不容乐观。但是,必须看到,有色金属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材料的地位没有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轻金属结构材料对钢铁、水泥、木材等传统材料的替代作用明显,中国对有色金属的需求还没有到顶,拓展应用还有空间。

0.9247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