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上午,河南省长陈润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他强调,要坚持依靠科技创新,调高技术水平、调强制造能力、调优工业结构、调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河南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
陈润儿表示,近年来河南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工业总量大、增长速度快、产业占比高。可以说,没有工业的快速增长,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工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就没有全省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但与此同时,随着市场变化、消费升级、环境影响,制造业发展中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也日益凸显:产业层次低、初级产品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创新能力弱、转型升级慢。破解发展瓶颈,提高质量效益,实现转型升级,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扭住“供给侧”和“结构性”两个关键点,大力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陈润儿指出,河南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适应市场需求,立足产业基础,优化资源配置,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实现的途径是“调高”、“调强”、“调优”、“调长”。要调高技术水平,通过抢占技术高端,形成产业高端,站上价值高端。调强制造能力,着力提高整机成套制造能力,提升终端高端供给水平。调优工业结构,统筹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兼顾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调长产业链条,通过拉长链条、集群配套、龙头带动,实现资源效应最大化,提升产品附加值。
“改革的重点领域,是聚焦主导产业、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分类施策。”陈润儿说,要壮大五大主导产业。一是装备制造业。二是食品制造业。三是材料制造业。四是信息制造业。五是汽车制造业。此外,要改造提升建材、冶金、轻纺、化工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多管齐下、共同发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陈润儿强调,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在具体实施中要抓住四个“着力点”,其中“重中之重”要突出抓好科技创新。他指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没有科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水平决定了供给水平,创新能力决定了供给能力。”河南制造业发展必须通过加大投入、政策扶持、引技引智、激发内力,尽快弥补创新短板、持续释放创新动力,推动转型升级,带动结构调整。
同时,还要突出抓好质量提升,大力开展质量认证、标准引领、品牌带动。突出抓好技术改造,促进支撑制造业的转型和新技术、新业态、新产品的研发。突出抓好体制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使企业主体活力迸发,为企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