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了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本文对规划重点内容予以摘录,全文可在河南有色金属网查阅。
《规划》预测,到2020年,国内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将达6500万吨,铜铝铅锌产量分别达到980万吨、4000万吨、465万吨和710万吨,“十三五”期间产量年均增幅分别为4.1%、3.3%、5.2%、0.6%和1.7%。
《规划》目标,到2020年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迈入世界强国行列;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以上;航空铝材、电子材料、动力电池材料、高性能硬质合金等精深加工产品综合保障能力超过70%;电解铝产能利用率达到80%以上;赤泥综合利用率达到10%以上;电解铝液交流电耗达到13200千瓦时/吨。
《规划》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端材料、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供给能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积极拓展应用领域、深化国际合作等8项重点任务,并以专栏形式列出7项发展重点和4项重点工程。
在保障措施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宏观指导,完善行业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公平用电政策以及加大财税金融支持等。
在实施公平用电政策方面,《规划》提出,支持符合行业规范条件、能耗、环保达标的有色金属企业开展直供电交易。支持电力用户与电网企业协商降低企业过网费、备用容量费。鼓励电冶联营,在严控电解铝产能总量的前提下,探索在百色、霍林郭勒及包头、新疆五彩湾、兰州连海地区、青铜峡与宁东、黔中及黔西南、运城和吕梁、豫西北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局域电网试点,构建“铝-电-网”一体化产业链,降低用电成本,改善企业经济效益,同时鼓励消纳可再生能源。落实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促进行业能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