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中铝郑州研究院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研发人员在室外100m2赤泥试验田,经过平地、封畦、划沟、撒种、培土、浇水等一系列工作后,种植了9种不同作物,标志着研发的赤泥堆场生态复垦技术走出了从室内到室外的第一步。
赤泥是氧化铝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碱性废弃物,因其富含Fe2O3(20%~50%)呈红褐色,故而称之为赤泥。据初步统计,我国95%的赤泥采用露天堆存的方式处置,堆存占地面积达2万亩以上。由于赤泥盐碱性强、易板结、营养匮乏,堆场自然修复过程缓慢,长期寸草不生,严重影响生态环境,浪费土地资源。因此,在积极寻求赤泥综合利用有效途径的同时,研究解决赤泥堆场的生态修复问题具有重大现实和长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