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四部门联合印发《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指导各地加强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方案》指出,工业炉窑是工业领域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相对于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我国工业炉窑污染治理明显滞后,对环境空气质量产生重要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源解析结果表明,细颗粒物(PM2.5)污染来源中工业炉窑占20%左右。尤其是在砖瓦、玻璃、耐火材料、陶瓷、铸造、铁合金、再生有色金属等涉工业炉窑行业,“散乱污”企业数量多,环境影响大,严重影响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方案》提出,要推进工业炉窑全面达标排放。已有行业排放标准的工业炉窑,严格执行行业排放标准相关规定,配套建设高效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已制定更严格地方排放标准的,按地方标准执行。重点区域钢铁、水泥、焦化、石化、化工、有色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全面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已核发排污许可证的,应严格执行许可要求。
落实税收优惠激励政策。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按照有关条款规定,对涉工业炉窑企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待遇。纳税人排放应税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值低于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百分之三十的,减按百分之七十五征收环境保护税;低于百分之五十的,减按百分之五十征收环境保护税。落实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抵免优惠政策。
给予奖励和信贷融资支持。地方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工业炉窑综合治理达标的企业给予奖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进行直接融资,募集资金用于工业炉窑治理等。
《方案》还对氧化铝、电解铝等行业工业炉窑大气污染治理提出了具体要求。有色工业炉窑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如下:
标准名称 | 标准编号 |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 | GB 25465-2010 |
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 | GB 25466-2010 |
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 | GB 25467-2010 |
镁、钛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 | GB 25468-2010 |
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 | GB 26451-2011 |
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 | GB 26452-2011 |
锡、锑、汞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0770-2014 |
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 31574-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