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021中国有色金属市场展望暨‘我的有色网’年会”在上海圣诺亚皇冠假日酒店隆重召开。在大会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作了题为《中国铝工业“十四五 ”发展思路》的主题演讲。
“‘十四五’铝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就是全面深化铝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短板,为实现追赶到赶超创造条件。”文献军指出,“十四五”是中国铝工业由大国向强国过渡的关键时期,铝工业发展模式将发生变化,量的扩张已经完成,环境和能源的约束越来越强,发展的重点在质量,改革的重点在结构。
文献军表示,目前中国铝工业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近20年来,中国铝工业快速发展,已经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主要产品产量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其次电解铝产能天花板的形成,解决了困惑铝行业多年的产能无序扩张问题;随着海外铝资源开发取得显著进展,有效保障国内铝产业运行安全;而我国技术进步成效显著,铝冶炼技术和能耗水平国际领先;中国一直是拉动全球铝消费的重要引擎,国内原铝消费即将进入平台期。但短板依然存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爆发式增长的贸易救济案件倒逼中国铝工业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
至2019年底,中国累计获得境外铝资源权益量约100亿吨,海外已形成开采和运输能力的铝土矿项目超过9000万吨/年,在建项目4000万吨/年左右,拟建项目5000万吨。以魏桥在几内亚项目为代表的中国拥有海外权益的铝资源开发并顺利供应国内市场,补了国内铝资源不足的短板,遏制了国际铝土矿价格,保障国内资源安全。
文献军表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氧化铝建成产能8715万吨,以海外铝土矿资源为原料的比例达到33%,其中90%集中在山东地区。河南、山西、广西、重庆和内蒙都有部分产能处理进口铝土矿。2019年进口量创历史新高,首次超过1亿吨,对外依存度从2001年的5%增至46.7%。基本形成了国产矿和进口矿“两分天下”的局面。
2001-2019年间,中国国内铝消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9%,远超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自2006年开始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铝消费国,2019年,中国铝消费(3882万吨)在全球总量中的占比由2000年的14.6%增至46.5%。
在他看来,中国铝工业还存在的短板及面临的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现由追赶到引领还面临着技术短板,基础研究严重不足,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不畅,造成在研发领域一方面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浪费严重的现象;二是环境制约越来越明显,中国铝行业环保标准大大严于国外,环保成本大大提高,低附加值产品国际竞争优势正在变弱;三是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形成倒逼压力,全球贸易保护短期内无法解决,全球产业分工正在调整,初级加工产品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转移趋势明显。
文献军认为,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从产业链入手做到“强链”,即在上游要合理保护和开发国内资源,延长服务年限,开发完善其他铝资源应用技术,严控氧化铝新增产能;在中游要严管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及新增产能必须通过产能置换的原则;在下游要加快兼并重组的步伐,降低同质化竞争程度,坚持不懈扩大铝国内应用,积极应用国际贸易摩擦。同时,在产业结构方面要调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在能源方面要加快推进再生铝应用规模和保级利用水平,降低全行业用电水平;在环保方面要减少碳排放,倒逼铝行业调整用电结构。
他强调,“十四五”期间,中国铝消费也将发生转型,扩大铝应用的重点领域是交通运输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生活领域如城市公共施设、铝合金家具等。扩大国内铝消费既是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需要,也为国家积累了二次资源,同时也是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的有效方式。“这是中国铝工业的发展战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