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资源之憾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05-01-01 10:11 来源:
警惕这些现象——
“整个灵宝都被挖空了!”2005年8月底,灵宝市朱阳镇一位居民对记者说。
地处小秦岭的灵宝市,蕴藏着丰富的金矿资源。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有矿山和地质队招收民工,来自川、鄂、陕的临时工涌入。随着采矿技术的普及,当地大量农民加入乱采乱挖。一次,听说发现一个坑口,就有上万人参与疯狂掠夺。其结果是,催生了当地少量“先富起来”的富豪,灵宝的金矿却在20年间迅速消耗殆尽。
石龙区(即原来的平顶山西区)是“煤城”平顶山的主要产煤区。据当地人介绍,长期超强挖煤,使这里土地板结,煤灰飞扬,空气污浊,最后是越来越多的矿井枯竭。虽经几番整治,但一些镇村由于利益驱动,仍在隔三差五地“招”来一些小化工厂、小炼焦厂。
在安阳西至林州一带,至今仍分布着几十家小钢铁厂,过去是不合格的“地条钢”的出产地。至今,尽管国家已抬高钢铁企业的开办“门坎”,仍有福建几家民资客商前来“问津”。
还有,沿太行山南麓的石料、从郑州到三门峡的铝矾土、淅川的矾土矿……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粗放式开采。
据有关部门对我省各类开发区10年来经营状况的调查,平均每亩地累计总产值仅为4万多元,税收不足4000元。其中郑州黄河旅游度假区占地8公顷,成立11年来,每亩地共上交税金4100元,平均每亩每年上交372元,还没有农民种地的收益大。
当务之急是资源整合——
石昆山(省国土资源厅开发处处长):我国约95%的能源、80%的工业原料都取自矿产资源,我省的煤、油气、铝、钼、金矿被视为矿产开发的“五朵金花”,但经济发展后劲受资源缺乏制约的情况越来越明显。按人均拥有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计算,只有1.83万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5%,消耗速度大于勘察探明增加速度。
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是另一个严重问题。即使是国有矿山采选平均回收率,黑色金属为65%,有色金属和煤只有50%.
资源整合不是简单地关掉小矿山,也不是大矿山“吃掉”小矿山,而是通过对现有企业的矿业权、产权重组,实现对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摒弃以前靠“人海”战术采挖矿、卖资源的生产经营方式。根据扶优扶强、集约高效等原则,我省矿产资源整合的重点是使煤炭企业和探矿权向省重点支持的骨干企业相对集中,使铝土矿资源向符合我省产业布局的氧化铝重点企业相对集中。目前整合已取得进展。
不能再“有水快流”——
采访各地招商引资情况,不少人反映:我省交通便利,在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土地、矿产资源越来越被东南沿海一带的民营资本所“盯紧”。
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无价的。冯德显(省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说:“例如卖煤,实际上卖的只是挖煤的劳力,而不是煤炭资源的本身价值。对很多具有投资、引资饥渴感的人来说,应当换一种思维:卖煤好比卖血!”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数字:我省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人均土地资源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4,人均林地面积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而1美元产值的能耗,大约是全国平均耗能的1.2倍,是日本的19倍!
遗憾的是,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中,各地都存在着资源利用“有水快流”的现象,直接导致了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群众们气愤地说:“这是吃祖宗饭、断子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