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简报
沪铝成本支撑分析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hnnm.cn 时间:2012-07-05 13:37 来源:

沪铝期货是抗跌的,或者说中国铝价格是抗跌的。目前的沪铝期货价格与4月之前的横盘整理区下沿相比跌幅最深时不足1.5%;现货市场国内铝价下跌更少,实际上自去年11月底以来一直维持横盘震荡局势,上海现货铝价基本在16000元/吨上下100点的范围内波动。国内铝价得到生产成本的支撑,是其抗跌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也不能改变其目前受压下行的态势。

沪铝价格受到成本支撑

  沪铝价格受到国内铝生产成本的有力支撑,这是沪铝能够在周边金属普遍下跌时独善其身、下跌较少的原因。我们可以将15000~17000元/吨作为中国铝企业生产成本参考区间。相信新疆、青海等地铝厂成本会更低一些,但是国内主要的铝生产企业成本应该在16000元/吨以上,有一些铝厂生产一吨铝的亏损在1000元以上。他们之所以一直维持生产主要是为了维持员工就业、保持市场、减少开关机成本等,此外很多铝厂是它所在企业集团整个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其上游电厂、氧化铝厂、下游铝加工都需要其保持生产。

但成本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支撑住价格的,国内铝价能够以成本为支撑,或许有两种解释。一是纯粹经济上的,即铝企业出于成本考虑,在价格低于成本太多时则不愿意出售,形成支撑。二是从中国铝市场自身特点出发来考虑。无论如何,中国铝市场从电解到加工是一个基本封闭的系统,加工企业从国外获得电解铝不是它们的经营习惯,在经济上如考虑进口增值税等也是不合适的,特别是中国最主要的铝企业大多是上下游一体化企业,外销电解铝仅是它们电解铝生产销售的附属部分,它们有足够的理由努力保持铝价少跌一些,而其它的铝加工企业更多是价格的接受者。这就使中国的电解铝价格得以在成本上得到支撑。

国际比较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国际市场铝的生产成本,可以看到中国铝生产成本高于国际铝生产成本。据分析,国外铝企业80%以上的生产成本在2000美元/吨即12700元/吨以下。即使考虑到进口税费,进口价格也不超过15000元/吨。中国铝成本偏高,主要原因是电价。中国的氧化铝企业集成规模高、建成晚、技术水平高,其生产成本在国际市场上是有竞争力的。但中国电价偏高,中国能源并不丰富,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对电的需求是旺盛的,更重要的是中国发电企业、电网大多由国家控股,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形成中国昂贵的电价。而国外的铝生产企业在建厂时就考虑电力成本问题,相对更有优势。

国内铝价受成本支撑而拒绝下跌使国内铝价高于国外铝价,铝出口受影响。在去年7月份之前,国内外铝价基本相当,中国铝企业在出口退税政策下出口未锻造铝及铝产品时会有一定利润,去年5~7月我国铝出口量达到创纪录的36万~41万吨。但是去年7月份国内铝价大幅上涨时外盘走低,国内铝价迅速超过国外铝价,当后期二者共同下跌时二者的价差再也没有缩小到2000元以内。近期沪铝价格高于伦铝价格达3500元/吨以上,我们推算在这样的价差水平上,进口铝在去除进口各项税费后仍有500元左右的净利润,出口则只有亏损。这也意味着国内铝价受到国际铝价的沉重压力,这种压力可能在未来演化为铝价的下跌。

铝价受到沉重压力

  不可否认,铝价受到沉重压力,主要来自宏观面的恶化。欧元区债务问题现在以希腊选举失败、西班牙银行问题表现出来,中、美、欧经济数据不断恶化都给市场以沉重压力。这种压力我们可以从国内外金属市场、整个金融市场普遍大幅下跌中感受到。4月初以来LME金属基本下跌5%~14%,国内铜、锌等金属下跌5%~8%,国际股市普遍以下跌为主。LME铝价格在4月后期也大幅下跌5%以上。

沉重的宏观压力很可能压迫国内铝价跌破成本。但这也需要宏观压力进一步加大,个人认为如果不出现类似于次贷危机那样的大问题,沪铝跌破成本比较难。但是现在的欧债问题、不稳定的中美区经济都可能以突然的方式恶化成像次贷那样的大危机,压制铝价跌破。如果铝价跌破,那么价格下跌将是恐怖式的快速下探,将引起真正的铝企业减产、停产,这将与2008年的情景相同。同样铝价在成本之下也不会呆太久,很快会反弹回来的。而此之前,沪铝将维持震荡,但价格重心不断下移的缓慢下跌走势。

(格林期货)

0.4696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