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BOFA)美林全球研究公司最近发表报告预测,国际铅市场供求关系将从2011年的过剩,逐渐转变为2012年的平衡,以及2013年的短缺。虽然许多国家近年来铅需求趋于减缓,但是总体来看全球消费量仍持续稳定扩大。与此同时,估计未来几年无论是铅矿还是再生铅供应很可能都将趋于持续短缺。为此,尽管近来市场暂时可能出现上涨,但是不仅涨幅有限,而且时间也是短暂的。估计只有到2013年初才可开始看到供应和需求市场动态转为短缺,从而也就意味着价格将稳固上涨。
实际上根据国际铅锌研究小组(ILZSG)披露的数字显示,2010年国际铅市场大致趋于平衡,短缺量仅为1000吨。但是到2011年则转为过剩15.6万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固定和非固定电池需求的回升,铅消费量在经过疲软之后转为增长。主要原因是受原始设备交货量的强劲,以及全球汽车销售量的增长导致非固定电池用量的活跃。其中2010年世界汽车销售量达7240万辆,2011年增至7530万辆,增幅达4%。而且估计2012年将进一步增长2.9%达7750万辆。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形势趋于稳定,被抑制的需求释放出来,相应替换电池购买量稳固增加,而且预计未来需求仍趋扩大。而目前增势减缓的部分原因则是基数效应。
而在铅市场的供应方面依然受到抑制。由于前一个时期铅市场需求的减缓,因此面对实物市场供需基因的强劲,铅供应增长的步伐成为关键。尤其是全球铅精矿供应的持续紧缺,值得注意的是需考虑中国削减铅精矿的进口,而且再生铅市场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暗示着缺乏废铅迫使再生铅冶炼者,尤其是中国以外的再生铅冶炼厂家抑制生产。报告说,即使秘鲁年产11.5万吨的拉奥罗亚炼铅厂恢复生产,这种炼铅供应紧缺的态势仍难以改变。为此,尽管目前以及近期内铅市场供应尚好,但是中期预测市场形势将持续强劲。
实际上尽管到今年9月底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个月期货价格比年初的每吨2015美元提高了12.4%至2265美元,但是仍比2月初今年以来最高点的每吨2316美元低2.2%。但是之后逐渐转趋回落,并到6月底跌至最低点的每吨1744美元,然后渐趋回升。而且铅的年度平均价格在2011年上涨12.1%达每吨2406美元之后,今年前9个月也转为下降16%至每吨2021美元。
据认为,由于铅的报价相对于生产成本和远期价格较低,因此相信价格下跌幅度日趋有限,甚至可能止跌回升。麦加利银行市场分析家邓肯·胡布斯同时也预测,明年大部分时间国际铅市场将呈现适度短缺态势。主要原因是需求坚挺,甚至估计中国难以向市场供应原铅。然而胡布斯认为,未来国际铅市场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的生产及供应情况。